新闻首页 > HR专区

因人设岗与因事设岗

2004-11-16 08:15:00 来源:互联网 点击数:8016

扫码关注快速了解
招考、招聘、求职、人才政策等信息

  市场上有两位手艺人,一位是泥匠,一位是石匠。每到赶集的时候,泥匠和石匠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卖。泥匠的作品很多,总是占很大一个摊位,而石匠的作品就相对较少。泥匠的作品比较便宜,所以,一次能卖出很多,而石匠的作品比较贵,一天只能卖出很少几个。一天,泥匠对石匠说:“石匠,你的东西虽然贵,但是每次卖不出几个呀。你看我,东西虽然便宜,但是我能经常卖很多。我有一个窍门,我的作品都是一样的,所以,我就做一个模子,一扣就扣出一个。非常省力气。”石匠说:“是,但我们的作品是不一样的。你用的泥巴是可以用模子来做。而我的材料是石头,石头是不可以用模子的。不但不能用模型,而且要根据每块石头的特点来制作。所以,我的作品每次都不一样。这也是我和你的区别吧。”
  
  泥匠和石匠虽然都卖自己的作品,但他们的材料不一样,所以,工作方式当然会不一样了。企业要因事设岗位,还是要因人设岗位呢?
  
  广州A企业是大型的印刷设备供应商,公司成立有10年历史了,销售额达到10亿人民币。公司也请广州某大学下属的咨询公司为公司设计了新的组织结构。组织结构方案设计出来后,公司对咨询公司设计的方案全部否定了。我们拿组织结构设计方案的时候,觉得很奇怪,并不觉得这个方案有多大的漏洞。于是询问A公司为什么否定这个方案。A公司的解释是方案虽然好,但是没有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,现在公司得力的人就那么几个,公司以前完全是根据这几个人的特点来设计组织结构与部门职能。
  
  看来A企业信奉的是因人设岗。那么为什么A公司会因人设岗呢?我们再来看看B公司的案例。
  
  B公司是浙江一家大的制药企业,公司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,成为了该细分市场的龙头公司。B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,请了一家上海的咨询公司重新设计了人力资源体系,组织结构的调整也作为这次咨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咨询公司为B公司设计了好几个高层管理岗位。B公司也对咨询的方案给予了充分的认可,但后来操作起来却遇到了问题。尽管公司开出了比较高的价格,却很难从市场上招聘到合适的人,结果,由于高层无法及时到位,这套方案也拖了很长时间没有实施。
  
  案例分析
  
  看了A、B两家公司的案例我们知道,其实,很多企业都是在采用因人设岗的原则。那为什么会采用因人设岗位的原则呢?还从石匠和泥匠的故事开始谈起。
  
  石匠和泥匠所使用的材料不同,泥巴的资源比较丰富,而石头虽然也很多,但是真正可以使用的并不多,石匠要根据每块石头的特点来进行雕琢。石匠和泥匠的工作方式是完全不同的。泥匠可以将通用的产品做成模子,可以批量生产,而石头却无法用模子批量生产。
  
  那么,对于A、B两个企业来说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两个案例中提到的都是高层管理人员,属于职业经理人阶层。可以说这个阶层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地形成,属于稀缺资源,企业能够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人才是非常困难的,这也是最近猎头公司大量涌现的原因。B公司无法从人才市场上招聘到合适的管理者,咨询公司的方案就无法推行下去;A公司也担心招聘不到合适的管理者,才会提出根据自己现有人才的特点来进行组织结构设计。对于普通岗位来说,可选择的余地就大很多了,采取因事设岗位、或因岗位而择人,问题不大。
  
  从泥匠和石匠的故事、A、B两个公司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,不要片面地强调因事设岗,尤其是高层管理岗位,片面地强调了因事设岗位会脱离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,在设岗位的时候,尤其是高层管理岗位的时候,不但需要考虑企业的需求情况,还需要考虑人才市场的供给情况,这对于实力不强的中小公司更应如此。不要片面地理解理论,只有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,才能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。

新闻附件

附件名称 附件上传时间